近日,《新疆日报》报道了浙江省在援疆工作中开展“十仓百企”工程,建设了覆盖产销两端、储运便利的仓储冷库,大大缩短了新疆的生鲜果品从出仓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为将新疆优质林果资源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探寻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无独有偶,不久前入选全国50个消费扶贫优秀典型案例的山东援疆“大仓东移 消费扶贫”模式,也是依托省内五座大型仓储冷库,助力喀什农产品在内地拓展销售市场。不同的援疆省市实践出了相似的消费扶贫模式,原因就在于他们都抓住了新疆的新鲜果品“出疆难”“出疆贵”这一痛点,集中优势资源解决仓储物流这一关键问题,为破除制约新疆林果业发展的“瓶颈”寻到了突破口。
新疆的农产品特别是鲜果类一直以来都以优秀的品质享誉国内外,发展林果业也是新疆农民脱贫增收奔小康的重要途径。而在发展林果业的过程中,加工销售林果制品固然也是重要方式,但却难以凸显新疆鲜果的品质优势,比如脆甜可口的阿克苏苹果如果制成了果干果汁销售,恐怕很难得到今天这样广泛的赞誉和认可。因此在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召唤下,“鲜果出疆”是一条必须要走但也面临着实际困难的路。
在漫漫出疆路上,地域的距离无法缩短,但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调整。无论是“十仓百企”还是“大仓东移”都抓住了“仓储”这一可移动可改变的关键因素,以大规模的仓储保证了果品的新鲜度,同时配合大规模运输量降低了单位运输成本,并且进一步扩大了配送范围、缩短了供应时间、提升了顾客消费体验,把新疆农产品规模优势、品质优势进一步放大,让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着眼长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仓东移”不仅为鲜果出疆打开了思路,更为将来新疆林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可遵循的路径。在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中,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发展现代林果业是重要内容。林果业不仅是新疆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在接下来推进实现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仍要发挥重大作用,而内地大仓必将为新疆林果业进一步稳定高效地走向现代化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既然喊不来山就主动走到山跟前去,“大仓东移”是新疆林果业寻求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实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学一学“移仓”思维,充分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积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或许会开辟柳暗花明的新天地。(张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