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学习贯彻
位置: 首页  >  学跟听专题活动  >  基层学习贯彻  >  正文

伴随我成长的家风

发布时间:2016-10-08 来源: 点击数:

教就部 孟磊

(2016年9月30日)

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很高兴能代表教就部第一个上来演讲,希望能和最终的名次一样。

今天是我第二次站上演讲台,上次演讲还是我在部队的时候,那次,全集团军要开展一次演讲比赛,因为在重庆我的普通话还算标准,所以领导点名让我去,但破碎了很多妙笔生花而无法改变口音的一部分优秀战友站上舞台的梦想。为了不辜负领导的期望,我还专门去找了重庆影视电影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老师辅导我,最终我得了第二名,因为第一名去北京找的中国传媒大学的老师。

言归正传,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伴随我成长的家风,什么是家风?在50、60后眼里家风是忠于党,忠于人民;70、80后眼里家风是努力工作、孝敬父母、忠于家庭;90后眼里家风可能是“男朋友要听我的话”,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家庭以及个人对家风都有着不同的解读。

我个人认为家风就是门风,是一个家庭、民族、党派历经岁月的沉淀,世世代代的相传,从而形成优良的传统和风气,是一种能让后代继承人立身于社会,终身受益的品质。

我成长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在入伍前是山西当地煤矿的一名矿工,因为篮球打得好,所以被应征入伍到了新疆,临走的时候爷爷给他一块手表,告诉他,一定要准守部队的时间,一直到现在父亲还带着这块手表,他常常告诉我,不要让时间等你。

父亲说他很感谢当时招兵的罗干事,因为没有他也就没有父亲的今天,每逢节日我们都会去看望他。他俩一聊就是一天,一喝就到天亮,我纳闷他们为什么每次见面都有说不完得话,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是想多陪陪独身一人的他,通过陪伴去感恩

父亲用自己的言行教育着我,感恩不需要轰轰烈烈,要时刻保持一颗懂得感恩的心。

1999年,我也应征入伍了,父亲没给我手表、我也没有入伍的介绍人,只有一张通知书。几年的军校生活没能让我真正明白什么是部队,直到2008年,我不得不又提起这一年,这一年国家经历了太多的波折和喜悦,也是我入伍以来收获最多的一年。

从08年春节期间的贵州雪灾、拉萨3.14维稳、汶川5.12地震、北京奥运会开幕,整整一年的外出生活,我们都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克服了重重难关。所有负面的情绪,都被身边战友表现出的战斗力一次次的冲淡。

5.12地震期间,一名战士累倒在活动板房搭建的作业面上,连续近40个小时的工作,让这名不满20岁的战士撑不下去了,醒来后,就问我要GPS电话,说想打个电话回家,我说:部队有规定,GPS电话是为了应急通讯的,不能随便打。后来,我才知道他家是都江堰的,从地震那一刻起已经有半个月没和家人联系过了,家里的受灾程度、家人的安危,他完全不知道,他在距离都江堰400公里的青川参与救灾。后来我问他,为什么不和组织说明情况,他说:“好多战友都这样,我不能搞特殊”。直到两个月后,通讯线路基本畅通了,他才知道家里的房子塌了,幸好家人都在外务农。他高兴的说:“只要家人没事,房子可以重新盖”。

这名战士教会了我,部队的纪律是什么。

我有一个同学在墨尔本从事银行业务工作,每天坐公交车下班的途中都会发个朋友圈,估计是想告诉领导和同事他今天又加班了。经常看他发的照片,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公交车上的残疾人专座总是空着的,即使人多没座位,也不会有人去坐。他给我说,好多年过花甲的老人都不会去坐。

这是一个社会对残疾人最现实、最容易体会到的关爱,这也是我现在所从事的残疾人事业,用现在最时髦的一句话表达自己的热情:使出自己的洪荒之力,去关爱残疾人,让自己满意,让广大的残疾人满意。

一个看似简单的朋友圈,体现了一个社会对残疾人关爱的文明层次。我也希望我到了花甲之年可以有体力一直站着。

时间、感恩、纪律、关爱,通过自己四个简单的故事,告诉大家影响我成长的家风。他来自于家庭、组织、单位、国家所传承下来的优秀品格,而国家、社会就像一个苗圃,我就像是棵苗,家风、家训就像春雨和泥土扶持着我茁壮成长。

谢谢大家!